首页 » 影评  »  通影访 | 马牛(刘旭):惊闻那个老大肠杆菌拿金鸡了,还是“最佳录音”奖!_电影

通影访 | 马牛(刘旭):惊闻那个老大肠杆菌拿金鸡了,还是“最佳录音”奖!_电影加载中

2020-06-25 22:34

在前不久落下帷幕的第三十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凭借在《流浪地球》中的音效贡献而获得“最佳录音”奖的王丹戎、祝岩峰、刘旭上台领奖的时候,有一个人真的是让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不是当年演老大肠杆菌的马牛老师吗?怎么成了刘旭?他不是演员吗,怎么还拿了录音奖啊???

马牛(刘旭)饰演 大肠杆菌

“最佳录音”获得者王丹戎、祝岩峰、刘旭

许多个问号在我的脑海中盘旋。印象当中的马牛老师一直都是演员,比如《喜剧总动员》中的老大肠杆菌,还童水大boss、《赵氏孤儿》中的公孙杵臼等都被马老师表演得灵动深刻。

记得与马牛老师初次相识就是在《喜剧总动员》的现场,那时候被马牛老师饰演的“大肠杆菌”无数次戳中笑点,再在后台遇到这个“长在笑点上”的演员,一番交流后发现马牛老师私底下也是一位和蔼可亲、为人真诚,还很风趣幽默的人。

多年来,我们也一直保持着甚好私交,但竟浑然不知马牛老师“录音人”的身份。那个“最佳录音”的领奖者真的是他吗?还是孪生兄弟?

为了获取真相,于是我主动联系了马牛老师进行求证,不想揭开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幕后往事!关于此,我们也特意对马牛老师进行了一次面对面对的深入专访。

专访前的交流中,马牛(刘旭)除了是演员之外,其录音、电影创作者的身份也被“暴露”,通过深入了解,让我惊叹的是原来“录音”才是他的本职。

马牛(刘旭)老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97级录音系录音艺术专业,师从著名电影声音设计师陶经先生。

参与过电影《千里走单骑》、《满城尽戴黄金甲》、《苏乞儿》、《金陵十三钗》、《归来》等的录音工作,又留下了很多经典影视角色,本人却是无比低调,低调到连我这种老朋友都只能通过电视得知他获奖的的消息。

个人觉得用“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来形容他再贴切不过了。接下来让我们跟随通影专访,一起走进马牛老师的全能型发展历程吧?

马牛就是刘旭 刘旭也是马牛

追溯“马牛”的来源与为影视“当牛做马”的坚定信念

通影传媒Q:马牛老师,认识这么多年只知道您叫马牛,却不知道您本名叫刘旭,那这马牛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马牛老师A:这就得追溯到大学时代了。记得刚上大学那会儿,一整个系的人聚在一个教室里开会,开会的时候老师就在上面一直讲一直讲,我就感觉特别无聊,然后就趴在桌子上打哈欠,结果下巴张得老大,这一幕恰巧被一个学长看到,就根据当时正热播的电影里的人物给我起了这个河马牛。大家都知道,一个外号传播速度有多快,后来整个大学我都被人叫河马牛,几乎本名就被人遗忘了。后来出了学校,我就想丢掉这个外号,但是发现这个圈子里几乎都是以前的学长学姐,所以这个外号就甩不掉了。后来我想既然丢不掉那就去接受它,于是我就把带有搞笑色彩的“河”字去掉,改叫“马牛”,寓意是:我愿意为了电影事业竭尽所能当牛做马!

通影传媒Q:在金鸡奖的“最佳录音”颁奖中,那么大个奖项,看您却表现得非常淡定,当时您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马牛老师A:淡定是因为你心怀期待又不太自信的时候,大奖突降临到你身上,那时就会有一种极其不真实感。近年来我感觉真的是非常幸运,第一次提名就能获得奖项,真的是让我有种“每一步都踏在幸运点上”的错觉,紧张与不真实相结合,到了一定的极限也就看起来表现得非常淡定了。

阴差阳错的错误选择 却机缘巧合的入对行

通影传媒Q:据我对您的了解觉得您演戏也是非常不错的,但您的本职竟然是录音,那么是怎样的契机让您选择了录音这个行业呢?

马牛老师A:(淡定沉思状)说是被骗的,你信吗?(大笑)我从小时候开始拉手风琴,拉的特别好,也懂得乐理。那时候一直认为录音是搞音乐的。当时我去到原来还是叫北京广播电视学院的中传去报名,眼瞅考试还有三天就要截止了才知道有这么个专业,一看考试内容,乐理、乐器演奏、音乐作品分析,心想那肯定是搞音乐的呀,我中央音乐学院肯定是考不上了,因为我成绩不太理想,然后一想北广好像挺有名,那就去考呗。考完中传又听说北京电影学院也有类似专业就心想接着考呗,反正也不难。当时由于北电近,艺术气息又浓烈,关键是女孩子又漂亮最终就选择了北电。后来入学了才知道录音不是音乐圈,而是个技术专业,但是既然考都考上了那就学呗,再改也不容易,然后就一步一步学,一直到了现在。

笑对困难 积极向上的电影创作人

通影传媒Q:在《流浪地球》的创作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或者记忆犹新的事情吗?

马牛老师A:天哪!要说到困难太多了,讲不完。这么说吧,我是17年第一次见到郭帆导演,我们在一块聊,聊了很多关于《流浪地球》的世界观和各方面的呈现构想。在闲聊中谈到如果是在地下室的话应该放什么流行音乐比较好,也谈到故事背景下那个时候的社会制度,人文观念等等,天花乱坠讲了很多,但是落到实事上真的困难重重。比如行星发动机那么一个巨大机器应该是什么声,就这一个声音前后试了很多个版本,绕了很多弯路,反复试反复琢磨,断断续续用了接近一年的时间试了很多种方案才敲定,就连头盔里的味道该怎么用音效体现都试了很多种版本。这里面记忆犹新的、困难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没法一一讲,今天就先不谈这个了。

耿直boy的佛系“演员梦”

通影传媒Q:现在您做录音的工作,获得了不凡的成就,您对演员这个身份还有所期待吗?

马牛老师A:不能说没有期待,期待肯定是有,但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愿望,就像当年著书立说一样,我也想在人类的影像上能够留下自己形象的某一刹那,那目前我是已经在金鸡的舞台上实现了。但是出于提升录音呈现效果来说,表演也是有重要意义的。你懂一个理论远不及你亲自去做来得深刻,你想要真正懂表演或者是要配好录音,只有真正参与到某一个角色中,经历了困苦,经历了被导演、被各部门折磨,你才能知道演员内心的杂念、痛苦、障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才能更好的为工作服务。当然如果有那么一个比较适合我的角色,导演信得过的情况下,我也是很乐意演的,但对于结果倒是没有什么要求,不求因为一部戏有多火多出名,但是如果演一部戏能挣到很多钱,那我也是很愿意去演的。

通影传媒Q:您对近年影视行业的发展怎么看?觉得中国电影未来会有怎样的前景呢?

马牛老师A:我觉得呢,我2001年参加工作,经历了中国电影应该说最低谷的一段时期,那个时候很多影院都改行做展销会、游戏厅了。但是通过这20年的发展,中国市场今天的票房已经超过了600亿,这是所有电影人共同努力的成就。但是最令我感慨的是我们当今的电影人赶上了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一批观众。他们有审美、有思想、有情怀。这从我们今年的《流浪地球》和《哪吒》这两个爆款就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出来,我们的观众需要正能量,我们需要高品质的视听产品。同时更重要的是观众很清楚地知道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之间的差距,观众们更渴望看到的是中国电影人心底里对于电影艺术和拍电影的那一份真诚和激情。作为一个电影人,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与当今高水平的观众进行交流,实在是非常幸福和有压力的。

演艺圈里的最强录音 录音界的全能型电影创作人

马牛(刘旭)在录音、演员、影视创作这三者的角色中切换自如。在他看来,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三个领域的熟悉对他的职业有着很大帮助,就像录音是他在影视圈的启蒙,录音的学习让他基本上了解了电影制作的整个流程,而表演经历让他更懂得演员表演过程中的内心独白,更容易与演员沟通,更容易找到与之匹配的音效。他认为每一位电影人必须都是创作者而不是跟风者,而源源不断的影视创作灵感都来自于生活经历与亲生实践,三者共同发展呈“合作”关系。正如电影不是纯艺术,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一样。

纯艺术,是指以创作者为中心,往往由一个创作者独立完成,如文学、雕塑,不需要跟别人大量的沟通。而综合艺术,往往主要靠合作完成,艺术性体现在所有参与者的一致性,能接受最初的创作理念并协同配合。如电影、戏剧。在马牛老师看来作为后期工作者,他们绝不是纯粹的艺术创作者,而更像是合作者,更像是提供服务者。不仅要为整个片子、为导演、为最初的创意、为最终的艺术呈现负责。因为熟知电影拍摄中的技术手段及其发展,更能轻松地用自己熟悉的实现手段帮助导演完成创作,马牛老师也因为对录音、演员、影视创作这三者都有亲身经历,所以能轻松赋予每一段经历传奇般的灵魂生命!

“大肠杆菌”影视行业内部的多重跨界,展现了一个全能型励志青年的蜕变过程,相信甘愿为影视“当牛做马”的马牛老师也将会在未来的生活中,马到成功!

热门影评